“三十多年了,我第一趟夜里睏了噶安穩(wěn)!”88歲高齡的寧阿婆握著上海市第十人民醫(yī)院神經內科醫(yī)生林盈盈的雙手不住道謝。時光回溯到三十多年前,剛退休的寧阿婆遭到一種“怪病”的突襲,小腿出現多種不適,嚴重時甚至“連路都不會走了”,直到今年才發(fā)現原來是不安腿綜合征在作怪。醫(yī)生提醒,經常感覺腿腳不適、夜間尤其明顯的老人需要注意。
這種“怪病”有何癥狀?每到入眠之際,寧阿婆的小腿深部便生出一種讓人抓心撓肝的感受,不是純粹的疼痛,而是融合了酸、脹、悶、瘙癢、燒灼感等多種不適。
雖不至于每晚發(fā)作,但一個星期累計也有三五天。每當怪病來襲,一夜好眠便成了奢望,得按摩、捶打、起身行走好一陣才能有所緩解,但后半夜大概率還會再度發(fā)作……
怪病初起的那段日子,老人只當是白天太過操勞,由于肌肉和骨骼勞損而導致小腿不適,便留意減少日間的體力活動。然而這樣的自我診斷與干預卻沒啥效果,怪病發(fā)作的頻率和程度不僅沒有降低,甚至還有愈演愈烈之勢。
雖然心里有些犯嘀咕,但小腿既不紅又不腫,沒啥器質性病變,她也就沒太放在心上,實在發(fā)作得頻繁了就熱敷+按摩,將就對付過去。隨后的數年中,癥狀時好時壞,有時甚至白天也會出現小腿不適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日間的癥狀越發(fā)明顯,特別是在不做事、思緒處于放空狀態(tài)時,很容易感覺到小腿的不適,嚴重時甚至“連路都不會走了”。而年事漸高,怪病帶來的后果也越發(fā)危險——就在最近的三四年時間里,寧阿婆因為突發(fā)小腿不適而摔倒骨折竟達六次之多。
轉機出現在今年二月,老人因突發(fā)口齒不清收入上海十院神經內科病房。入院次日查房問診時,患者女兒隨口問了一句:“我媽退休至今一到晚上小腿就酸,近期更是頻繁……”
家屬對癥狀、體征的描述,引起了主治醫(yī)師林盈盈的注意,仔細詢問分析病史與病程,懷疑的焦點指向了一種易被誤診、漏診的疾病——不安腿綜合征,遂給予診斷性治療,讓患者口服小劑量多巴胺受體激動劑。療效令人驚喜,糾纏30多年的癥狀消失了。
神經內科副主任醫(yī)師周曉宇表示:
除了表皮、毛發(fā)、指/趾甲、軟骨等少數組織,神經幾乎遍及人體全身,因此神經系統(tǒng)疾病可累及的部位十分廣泛,癥狀與體征也多種多樣,有些病堪稱‘偽裝大師’,不安腿綜合征便是其中之一?!?/p>
不安腿綜合征又稱不寧腿綜合征,早在17世紀就由英國醫(yī)生托馬斯·威利斯首次報道。臨床表現通常為夜間睡眠時,雙下肢出現極度不適感,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動下肢或下地行走,導致嚴重睡眠障礙。
該病雖不危及生命,卻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。國外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患病率為1%~10%,我國的患病率估計在1.2%~5%,從數據來看算不上罕見病,但明確診斷并接受有效治療的患者卻不多,絕大多數都和寧阿婆一樣疏于診治。
相比循環(huán)、呼吸、消化、泌尿等系統(tǒng)的疾病,不安腿綜合征的診斷除了依據實驗室、電生理等客觀檢查項目與指標,還需要對患者作細致入微的問診,詢問其特征性和標志性的主觀感受,同時全面回溯病史與病程,從而助力第一時間發(fā)現疾病的真面目。好在該病療法已十分成熟,小劑量使用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就能有效控制癥狀。
周曉宇提醒:
經常感覺腿腳不適、夜間尤其明顯的老人,不能總是以‘年紀大了’‘骨質疏松’‘肌肉勞損’等來自圓其說,而應及早求助??漆t(yī)生,小劑量用藥就能顯著改善癥狀、提高生活質量。”
鄭重聲明: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(yè)宣傳資訊,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,與本站立場無關。僅供讀者參考,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。